中文域名:凤冈县文化馆.公益
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”
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,开始长征。
1935年1月,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,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、挽救了红军、挽救了中国革命,书写了“历史转折、出奇制胜”的壮丽篇章,形成了以坚定信念、坚持真理、独立自主、团结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。
在长征过程中,红军曾两进凤冈,在凤冈这片土地上留下许多动人的红色故事,播下了红色基因的种子。日前,记者沿着红军经过凤冈天桥和琊川的部分路线,重走长征路,听红军故事,感受今昔巨变……
绿水青山环抱,江水川流不息。90年前,红军从乌江边的三个渡口兵分三路进入凤冈县天桥镇。1934年1月4日由任弼时、肖克、王震率领的红军长征先遣队第六军团到达瓮安县猴场。1月5日,从瓮安出发经余庆县龙溪镇进入石阡县河坝场,一路向甘溪进发。1月7日,红六军团三个团西征刚抵达甘溪,就遭到湘、黔、桂军的围攻,经过交战,红军终因实力悬殊而失利。随后,被冲散的红军部队只好各自为阵在石阡、思南、施秉等地活动。10月17日,在石阡县境内打游击的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,因遭遇强敌又一次失利后,约180多名红军为躲过敌军的追击,于10月17日、18日分三路从平头溪渡口、新渡口、河闪渡渡口横渡乌江,进入到凤冈县天桥镇。这些过江红军在天桥镇只待了8天,于10月24日又过江寻找主力部队。虽然只有短短的8天,却和天桥人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,留下了难忘的记忆。
红军第二次来凤冈是在1935年,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后,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“遵义会议”。期间,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的带领下设防东面,司令部设在今湄潭天主教堂,以确保遵义会议的召开。时任凤冈县长李华嵩慑于红军已近琊川,携带枪支和县印狼狈出逃。1月14日,约200人的红军队伍由做生意的老田(地下党员)带路,从水鸭子、杉树坳、直达偏刀水(今琊川),偏刀水财主付绍清带着50多名地方武装躲进了万佛山。随后红军在偏刀水成立偏刀水苏维埃政府。1月15日,红军接到命令撤回湄潭县。这次红军在偏刀水驻宿两天一夜,走后偏刀水农民十分怀念这支人民军队,以真挚的感情创作了多首红军歌谣,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长期以来,在长征精神与遵义会议精神的激励下,凤冈广泛、深入、系统地挖掘、保护、传承和弘扬凤冈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,将天桥镇平头溪红军渡口、新渡口红军渡口、河闪渡红军渡口、偏刀水苏维埃政府指挥部遗址等列入红军战斗遗址加以保护,整理编写了《遵义大捷》《黔北特委在凤冈》等红色史料,出版了《红色转折》《凤冈红色文化丛书》等红色书籍,详细记载了中国共产党、中央红军在凤冈这片土地上活动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绩。
青山依旧,斜阳几度。90年来,长征的步伐从未停息,精神的伟力历久弥新;90年来,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。凤冈人民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,迸发出了昂扬奋进、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,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。